世界是真实还是虚幻,此时的你是原来的你吗? (评论:《人格分裂手记》)

这是一本让人倍感烧脑之余,又感到脊背发凉的小说,书中围绕着人格分裂这种精神疾病患者展开故事,通过五个相互独立却又各有联系的案例,描绘了一幅光怪陆离的神秘世界。

世界是真实还是虚幻,此时的你是原来的你吗? (评论:《人格分裂手记》) - 知海图书馆(ZhLibrary)

书中提到20世纪70年代发生在美国的多起强奸案,嫌犯最终被确诊患有“多重人格分裂”,在他的身体里生活着二十四个人格,他就是被称为“二十四个比利的”威廉·密里根。

在本书的第一个案例中,便讲述了一个拥有十重人格的丈夫,在睡梦之中掐死了自己的妻子。然而,丈夫马凯文坚称这一切并不是自己所为,而是其他的九个人格中偷偷跑出来杀死了妻子。

原来,马凯文称自己的十个人格共同住在一所大楼之中,每天抽签选择谁主宰这具身体,其他人格则住在大楼的不同楼层,相互之间互不打扰。直到有一天,马凯文的本格发生了某种变化,他执拗认为自己发明了永动机,并将自己幻想成一只猫,悲剧就此发生。第三重人格“妈妈”在去看望马凯文时,却发现有某个可怕的存在,最终所有人格纷纷跳出来称怪物要吃了他们,随后马凯文也陷入昏迷状态。

通常来说,多重人格之间彼此独立,甚至在某些时候不知道对方的存在。然而马凯文的十个人格不仅知道对方的存在,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达成了共识,会轮流掌控这具躯体,这就让人感到惊讶了。

更加令人感到惊讶的事情还在后面,在第二个案例中,出现了一个碎尸案凶手,然而他的特征并不符合凶手的犯罪侧写。原来,这个凶手也是一名多重人格患者,他的另一重人格,竟然是马凯文的十种人格之一“爱丽丝”人格。

爱丽丝究竟怎么从马凯文身体中逃离,难道意识可以入侵其他肉体吗?

多重人格是一种精神类疾病,是病变或遗传导致的大脑或精神异常,因此产生了分离性身份识别障碍。在这两起案例中,多重人格不仅拥有了独立的意识,居然还可以转移和寄生,让人感到匪夷所思。正如同第三个案例中,四胞胎的躯体被一个男孩的多重人格分别占据了,而男孩的本格竟然也是母亲的另一重人格,并不知为何来到了现实之中。我们生活的世界,似乎是一场巨大的骗局,又像是一场梦魇,等待着苏醒的那一刻。

第四个案例中,提到了第四面墙这个概念,这本是戏剧术语,是指一面在传统三壁镜框式舞台中虚构的“墙”。然而在这个案例中,第四面墙后不仅有静静观看这个世界的存在,甚至他们还能够穿越第四面墙的屏障,来到这个世界中做许多事。

五个烧脑的案例背后,是对世界的深刻剖析和反思,我们身边的一切包括我们自己都是真实的吗?如果一切都是虚拟的,那么我们又是什么呢?是梦魇中永远醒不来的做梦人,还是被未来世界流放的亚基因人呢?

来自豆瓣用户: 禅王

给TA打赏
共{{data.count}}人
人已打赏
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
    暂无讨论,说说你的看法吧
个人中心
今日签到
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
搜索